<p id="ntdzl"></p>

<noframes id="ntdzl"><form id="ntdzl"><nobr id="ntdzl"></nobr></form>

<span id="ntdzl"><span id="ntdzl"></span></span>
<form id="ntdzl"></form>

<form id="ntdzl"></form>

<form id="ntdzl"></form>

    <thead id="ntdzl"></thead>
    市人大 市政協 開放廣東 智能問答 ||EN 手機版 網站無障礙 更多服務 網站支持IPv6

    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關于印發《珠海市城鎮燃氣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市燃氣協會、各城鎮燃氣經營企業:

      《珠海市城鎮燃氣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相關問題,請向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反映。

     

    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2年8月1日

    珠海市城鎮燃氣發展“十四五”規劃》摘要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以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態環境為核心,優化布局重要燃氣場站和輸氣廊道,著力突破資源保障瓶頸,以構建“安全穩定、智能高效、綠色低碳、區域協調”的燃氣供應保障體系為目標,充分發揮天然氣在能源體系中的基礎支撐作用,全面推進我市城市燃氣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燃氣利用和設施建設水平,為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型智慧型宜居城市貢獻力量。

      第二節 基本原則

      (1) 安全供應原則

      全面加強燃氣供應系統的保障能力和可靠性。積極推進上游氣源工程實施,市內接收設施提前布局、超前建設;加快全市燃氣管網設施建設,提高管網覆蓋率和輸氣能力,不斷完善儲氣調峰和應急保障措施,增強供氣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應用物聯網和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行業管理水平。

      (2) 節能發展原則

      合理利用天然氣,充分發揮現階段天然氣在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和“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作用。積極擴展天然氣用氣領域,優化天然氣用氣結構;大力發展燃氣冷熱電聯供系統,提高天然氣利用率;加強需求側管理,鼓勵用戶節約用氣、錯峰用氣,推廣節能型燃氣用具。

      (3) 服務民生原則

      把“以人為本、服務民生”的理念貫徹到燃氣設施建設、管理之中,統籌城鄉燃氣發展,加快西部區域管道天然氣建設,推進民生工程,解決老舊小區和城中村供氣問題;加大鄉村氣化力度,采取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途徑完善農村燃氣供應體系,使燃氣行業發展惠及于民。

      第三節 發展目標

      規劃到2025年,全市城鎮燃氣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基本形成“以管道天然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為輔”的供應體系,逐步構建體制更完善、供應更穩定、利用更廣泛、運營更規范、安全更可靠的發展格局。

      (1) 發展規模

      規劃到2025年,全市城鎮管道天然氣的普及率達到70%以上;天然氣用氣總量增加到4.2億立方米(含城燃企業代輸氣量,不含天然氣電廠和年用氣量達1000萬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直供用戶用氣),液化石油氣用氣總量為10萬噸。

      (2) 設施建設

      規劃到2025年,城鎮供氣管道總里程達到1344公里以上,城區供氣管網基本實現全覆蓋。城燃企業儲氣能力達到2100萬立方米,形成不低于年用氣量5%的天然氣儲氣能力,基本滿足國家最新儲氣目標要求。

      (3) 服務水平

      全市天然氣供氣系統更加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向西部區域傾斜,提升新城和鎮天然氣利用水平,全面實現新城和重點鎮的天然氣供應,利用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形成多元互補的農村燃氣保障體系。

      (4) 市場管理

      推行信息化和物聯網技術應用,完善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實現燃氣行業的精細化管理,促進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行業服務升級。

    1:珠海市城鎮燃氣發展“十四五”規劃主要指標

    指標

    單位

    2020

    2025

    屬性

    (一)普及率和用氣人口目標

    燃氣普及率

    %

    99

    99以上

    預期性

    管道天然氣普及率

    %

    51.50

    70以上

    預期性

    天然氣用氣人口

    萬人

    184

    210以上

    預期性

    (二)燃氣用氣和儲氣目標

    天然氣年用氣量

    億立方米

    (氣態)

    1.70

    4.2

    預期性

    天然氣儲氣量

    萬立方米

    (氣態)

    183.6

    2100

    預期性

    液化石油氣年用氣量

    萬噸

    10.12

    10

    預期性

    (三)燃氣設施建設目標

    城鎮燃氣場站

    12(含臨時站)

    16

    預期性

    天然氣管道長度

    公里

    744

    1344以上

    預期性

      ?重點任務梳理

      第一節 拓展用氣規模

      (一) 持續推進小區管道燃氣設施配套工程

    嚴格執行《珠海市燃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全市所有新建住宅小區及用氣項目必須同步配套建設管道天然氣設施,鼓勵用戶開通使用天然氣。持續推進未配套管道燃氣設施小區,按照“應改盡改、能改都改”的原則,進一步實施改造和開通工作。進一步推動沿街餐飲業及其他工商業用氣戶使用管道天然氣改造工作,凡市政燃氣管網已覆蓋區域,都應使用管道天然氣。

    專欄1 :小區管道燃氣設施配套工程重點任務

    1. 全市所有新建住宅小區及用氣項目,應配套建設天然氣管道設施,鼓勵用戶開通使用天然氣。

    2.  “十四五”期間,全市未配套管道燃氣設施小區,凡具備敷設管道天然氣安全條件的,原則上全部完成管道天然氣改造,最低不少于13萬戶未配套管道燃氣設施老舊小區的加建工作。

    3. 沿街餐飲業及其他工商業用氣戶,凡市政燃氣管網已覆蓋區域,原則上全部完成管道天然氣改造工作,最低不少于9000戶。

      (二) 持續推動燃煤燃油鍋爐改造工程

      調整工業燃料結構,持續推動工業燃煤、燃油鍋爐和爐窖天然氣改造工作,支持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建設,加快天然氣工業用戶市場的開發,保障工業用氣需求。在符合條件的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有序推進天然氣集中供熱,促進節能減排,壓減煤炭消費,已完成改造的企業要實現開通使用天然氣。

      (三) 積極推動“氣化鄉村”工程

      農村能源體系建設對鄉村振興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有利于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鄉村產業經濟的發展,有利于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鄉村居民使用天然氣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氣化鄉村”事關能源結構改善和環境治理,各區應按照“因地制宜,宜管則管、宜罐則罐”的方式,選取有條件的鄉村先行開展“氣化鄉村”工程試點,積極探索鄉村天然氣供應模式,如管輸天然氣、LNG罐箱+撬裝氣化裝置等,逐步推進天然氣向其他農村延伸。

      (四) 積極發展以天然氣分為主的綜合能源利用規模

    因地制宜在工業園區、大型樓宇布局、交通樞紐、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布局以天然氣分為主的綜合能源系統應用,整合天然氣、電力、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多種能源資源。支持城鎮燃氣企業積極參與綜合能源項目建設,保障項目的用氣需求。

    專欄2:以天然氣分為主的綜合能源利用重點任務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能源利用效率達到70%以上,并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的現代能源供應方式,是天然氣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與傳統集中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潔環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經濟效益好等優點。

    “十四五”期間,重點建設鶴洲新區一體化區域分布式能源項目;同時,結合鶴州高鐵站的建設,開展鶴洲新區高鐵站片區開發以天然氣分為主的綜合能源利用前期研究工作。

      (五) 積極拓展交通應用領域天然氣利用

    在交通能源領域,積極拓展液化天然氣(LNG)利用范圍,重點發展物流運輸、遠程客運專用車輛和LNG船舶。依托市內豐富的液化天然氣資源,加快布局LNG加注碼頭。優化布局各類加氣站,根據市場容量實行總量控制,充分發揮設施服務能力。

    專欄3:交通應用領域天然氣利用重點任務

    1. “十四五”期間,積極開拓物流運輸、遠程客運領域LNG燃料車輛,結合燃氣場站設置2座LNG汽車加氣站,滿足LNG燃料車輛用氣需求,主要斗門門站和前山儲配站建設。

    2. “十四五”期間,積極開展船舶“油改氣”工作,拓展液化天然氣利用范圍,規劃期末船舶改造比例達20%。結合洪灣漁港碼頭、斗門港客運碼頭和高欄港碼頭,研究設置LNG加注站的可行性。

      (六) 穩定發展液化石油氣市場

    保障液化石油氣資源供應,完善供應體系,規范零售市場。結合管道燃氣發展安排,合理布局液化石油氣分級供應站和服務站點,加強安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專欄4:液化石油氣領域重點任務

    1. “十四五”期間,參照香洲區III級臨時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站建設經驗,積極開展全市不符合現行消防法規的瓶裝液化石油氣銷售點搬遷和關停工作,III級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站由瓶裝液化石油氣經營企業根據本企業需求,按照建設規范要求自行選址。

    2. 結合群眾舉報線索,通過明查暗訪和協調新聞媒體介入等方式,執法部門依法加強對珠海市內出現的“黑氣、黑車、黑點”現象的整治力度,保證市民用氣安全。

      第二節 加快設施建設

      (一) 強化天然氣氣源保障能力

      進一步強化燃氣供應能力,加強天然氣氣源保障,推動天然氣氣源采購方式多元化,進一步多渠道增加上游氣源,逐步推進天然氣氣源下載扁平化。完善門站、區域調壓站及高壓燃氣管道建設,提高輸氣管網下載氣源能力,構建多方購氣格局。

    專欄5:天然氣氣源保障能力重點任務

    1. 建設珠中江區域天然氣主干管網工程珠海支線,該支線管道起自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腰股村干線睦洲分輸站,線路離開江門市后進入珠海市,依次經過蓮洲鎮、白蕉鎮,并在蓮洲鎮設蓮洲閥室、白蕉鎮設白蕉末站,在珠海市內長度約18.4km。

    2. “十四五”期間,全市規劃建設門站3座,分別為斗門門站、白蕉門站和蓮洲門站,逐步實現現狀金鼎門站、橫琴門站和規劃新建門站從國家主干管網下載氣源的能力。

    3. “十四五”期間,全市規劃建設區域調壓站3座,分別為井岸區域調壓站、平沙區域調壓站和三灶區域調壓站,并配套建設臨港門站至平沙區域調壓站、斗門門站至井岸區域調壓站、金灣天然氣門站至三灶區域調壓站的高壓燃氣管道。

      (二) 加快推進城鎮燃氣管網建設

    推行路網同建,統籌燃氣管網建設,積極拓展、加密城市供氣管網。重點推動新建住宅小區及用氣項目全部配套建設燃氣管道,加快推進老舊城區和工業園區等供氣管道化改造,最大限度消除鎮街管網空白區域。試點開展城中村、鄉村、海島等地區的管道燃氣建設,實現管網覆蓋。全面開展城市供氣管網排查評估,對于中心城區建設時間較早、設計標準落后、老舊破損嚴重、供氣能力不足的管道進行更新改造。

    專欄6 :城鎮燃氣管網建設重點任務

    1. 統籌地上和地下建設,以道路建設為核心,推行路網同建模式,道路新建及改擴建工程應當將天然氣管道等市政管網納入建設內容,道路與管網同步計劃、同步審批、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統籌考慮各類管線線位,形成系統高效的地上地下協同建設管理體系。

    2. “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建住宅小區及用氣項目全部配套建設天然氣管道。

    3. “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井岸城區、白蕉城區及蓮洲片區市政燃氣管道覆蓋工程,逐步完善金鼎工業區、斗門港工業區、富山工業區等各大工業園區供氣管道化改造。

    4. 試點開展城中村、鄉村、海島等地區的管道燃氣建設,因地制宜探索合適的建設模式,從薄弱區域入手提高天然氣管道覆蓋率。

    5. 中心城區現有64km始建于1992年的鋼制燃氣管道,距今已有30年,其管道設計壓力0.3MPa,目前運行壓力0.2MPa。建議對該部分管道進行排查評估,對老舊破損嚴重、供氣能力不足的管道進行更新改造。

      (三) 積極推動區域管網互聯互通

    逐步推進與澳門、中山、江門等周邊城市之間的燃氣管網互聯互通,積極開展互聯互通工程建設;加快推動我市東部和西部區域之間、不同天然氣企業之間管網互聯互通,形成多源多向管網格局,提高供氣可靠性和安全性。

    專欄7:區域互聯互通重點任務

    1.  “十四五”期間,適時啟動珠海至澳門的第二條長輸天然氣供氣管道的前期研究和建設工作,滿足澳門特區日益增長的用氣需求和用氣安全穩定。

    2. “十四五”期間,實現珠海與中山中壓燃氣管道的互聯互通,建設斗門-中山神灣、斗門-江門、金鼎-中山三鄉、金鼎-中山坦洲和金鼎-中山翠亨的中壓燃氣管道,形成多氣源供氣格局,保障我市的用氣需求。

    3. “十四五”期間,建設西部城區和東部城區、鶴州新區和深合區的中壓燃氣管道的聯通工程,實現不同天然氣企業之間管網互聯互通,優化我市天然氣供氣格局。

      (四) 加快推進儲氣調峰設施建設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辦評督〔2020〕960 號)的要求,各城鎮燃氣企業需形成不低于年用氣量5%的天然氣儲氣能力。鼓勵城鎮燃氣企業通過合資、參股等方式參與市內LNG接收站和儲氣庫建設。對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可采取租賃儲氣設施、購買儲氣服務或企業集團統籌等方式滿足儲氣能力目標要求。同時,建議加快簽訂儲氣能力劃分協議,明確各方儲氣能力占比。

    專欄8:儲氣調峰設施建設重點任務

    1. “十四五”期間,我市積極推動進口天然氣LNG接收站和調峰儲氣庫建設,直灣島LNG接收站項目位于萬山海洋經濟開發區直灣島,設計年接卸能力500萬噸;珠海港灣高欄島調峰儲氣庫項目規劃建設年產1000萬噸LNG調峰儲氣庫,設計年周轉LNG1000萬噸,建設7座16萬立方米LNG儲罐;珠海LNG二期工程擬擴建規模350萬噸/年,建成后總規模達700萬噸/年,新建5座27萬立方米的LNG儲罐及配套設施。

    2.  “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建城鎮儲配站2座,分別為金灣儲配站(4個150m3LNG儲罐)和白蕉儲配站(20000m3LNG儲罐),總儲氣能力約1239.3萬立方米。

    3.  “十四五”期間,建議不具備條件的企業采取租賃儲氣設施、購買儲氣服務或企業集團統籌等方式滿足儲氣能力目標要求,簽訂儲氣能力劃分協議,明確各方儲氣能力占比。

      (五) 優化瓶裝氣供應設施布局

      按照“標準提高、只減不增、共建共享”的原則,通過現有瓶裝液化氣充裝站的轉、并、改、擴,淘汰落后的站點設施;提高充裝站的建設標準(單站儲罐有效容積宜大于400立方米),增加智能充裝和視頻監控設備,提升充裝站本質化安全。按照“市區統籌、企業建設”的模式,優化瓶裝液化氣供應站布局,淘汰非法經營、安全隱患突出、供應能力不足的瓶裝液化石油氣銷售點,鼓勵企業自建III級臨時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站,合建I級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站。結合各區建設經驗,自建III級臨時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站宜采取活動式結構,方便屬地安排位置。

      第三節 打造智慧燃氣

      (一) 搭建智慧燃氣系統平臺,打造智慧燃氣底座

      一是基于“強后臺、大中臺、微應用”整體思路,充分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聯合市城燃企業打造一體化共享共用的智慧燃氣“大平臺”,實現全市燃氣綜合決策“一網統管”。二是構建面向智慧化行業場景的數據建模、分析和價值挖掘能力;形成統一的全量數據和數據底座,實現數據價值挖掘和共享,從而實現聯動協同治理;不斷融合和橫向整合新技術,構建智慧燃氣新ICT(信息通信技術)能力;實現平臺、網絡、終端縱向的高效協同,為行業應用開發和更新迭代賦能,促進數字化創新和實踐。

      (二) 搭建物聯網平臺,推動智能終端應用

      一是與通信運營商共同推動物聯網覆蓋,構建物聯網平臺,加強識別、定位、跟蹤、監管等功能。二是推動涵蓋計量、陰極保護、管網末梢壓力監測、閥門井泄漏、居民及工商戶可燃氣體泄漏監測等場景終端的智能化,有效降低抄表成本及實現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保障管網運行安全,提升運行效率,提高響應速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企業效益,促進“數據資產”的完整性管理。

      (三) 搭建智慧化應用場景,實現全面化智慧燃氣運營

      一是構建智慧管網?;谥腔巯到y平臺,通過終端的智能化,打通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內外部數據,實現運營、維護、調度、應急指揮、施工作業等的智慧化集成,以現有調度結構為基礎,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統)、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管網仿真、管道完整性管理等各類生產運行系統,推動無人機巡線、無人化場站、城市管網監測與保護建設。二是實現智慧運營?;诖髷祿霸朴嬎愕燃夹g,構建城市燃氣智慧數字底座,建立“一屏感知全局”的智慧燃氣可視化系統,實現運營自主決策。三是實現智慧服務。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技術,突破傳統服務模式,拓展全新服務渠道,提供系統化綜合方案,構建以本質安全體系為支撐、自覺尊重用戶體驗、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綜合化智慧服務平臺。

      (四) 搭建液化石油氣業務平臺,實現智慧氣瓶管理

      一是基于二維碼氣瓶溯源管理的基礎,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加快構建智能氣瓶全流程管理平臺,實現在生產、運輸、銷售、配送及客戶使用過程中氣瓶數據的實時監控及預警、氣瓶準確定位和自動報警等功能。二是配合自動充裝系統,建設智能充裝或儲配站,實現氣瓶充裝、裝卸、領退等環節的全自動運營。

    專欄9:智慧燃氣建設重點任務

    1. “十四五”期間,各城鎮燃氣企業全面建成以信息化為基本特征,集運行、調度、監測、控制、應急、指揮為一體的管道天然氣智能管理系統;建成搶險指揮中心,建立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統,整合各站場SCADA系統。按照信息化、智能化高標準建設市燃氣搶險指揮中心,建設先進的供氣調度系統和搶險指揮系統,提高燃氣突發事件的救災、搶險和供氣調度指揮能力,實現管網監測、搶險搶修、現場施工監管遠程可視化。通過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統整合管線和設備周圍地理信息、管線和設備本身的空間信息、維護信息和監控信息,為運行、管線巡查、設備維護、安全管理提供支撐,實現對整個管網全方位監控、高效管理和及時維護。通過整合各站場SCADA系統,實現對門站、儲配站、調壓站等站點的遠程監測、控制和管理,對整個輸氣過程實施動態監視和監控、調度和管理,以保障輸供氣能力和供氣調峰能力。

    2.  到2025年,我市建成智慧燃氣管理平臺,全面對接省級智慧燃氣管理平臺,對企業開放接口,基本形成“省-市-企業” 三級智慧燃氣管理平臺。

      第四節 完善法規體系

      (一) 健全城鎮燃氣制度體系

      配合《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修訂,對標《廣東省加快推進城市天然氣事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廣東省城鎮燃氣發展“十四五”規劃》,適時啟動《珠海市燃氣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建立健全適應我市實際和管道天然氣建設要求的制度體系,從制度層面引領管道天然氣建設工作高質高效推進。

      (二) 完善燃氣安全監管體系

      加強和改進經營許可制度,厘清市局各部門和區燃氣管理部門的職責和管理邊界,加強燃氣主管部門與工商、公安、交通、市場監督、質檢、消防、應急管理等等部門的溝通,全面提高燃氣行業管理水平。明確瓶裝液化石油氣購氣實名制、配送服務制和安全信息化監管系統建設要求,以及加大違法處罰力度等一系列內容。

      (三) 推進燃氣企業標準化建設

      編制供應單位生產運行、安全管理和用戶服務質量標準。重點把服務標準納入到燃氣運營企業的管理考核中,督促燃氣企業建立健全用戶服務制度,推進我市燃氣服務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進程。

      制定并發布供用氣合同示范文本,指導供應企業完善制度體系建設,規范生產經營服務行為,逐步提高全行業安全生產和用戶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節 筑牢安全底線

      (一) 夯實城燃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

      城市燃氣經營企業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建立企業全過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一是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明確城市燃氣經營企業和用氣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燃氣安全工作全面負責,督促企業履行安全生產職責,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二是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嚴格落實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完善人員資格認證,完善安全生產團隊,提高安全生產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強化安全應急預警機制。加強應急搶險隊伍建設,配齊應急搶險設備物資,提升應急搶險能力與響應速度。四是簽訂用氣協議,細化供用氣雙方責任劃分。城市燃氣經營企業嚴格落實入戶安檢制度,及時更換不合格燃氣設施。燃氣用戶應按要求安全使用燃氣,配合城市燃氣經營企業開展自查,嚴禁用戶擅自改動燃氣設施。

      (二) 加強天然氣管網場站設施安全治理

      一是落實管網場站設施維護。城市燃氣經營企業對天然氣設施與監控設施建立自檢體系,強化管網場站設施維護。在督促企業自檢的基礎上,各區城鎮燃氣行業主管部門定期開展專項整治。二是全面摸排天然氣管道場站設施隱患。采取政府牽頭組織或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實施的方式,圍繞城鎮天然氣建設、運行、管理等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梳理形成安全隱患清單,確定安全風險類別和等級,實現風險分級管控。重點圍繞第三方施工破壞、老舊管道設施、占壓管道違章建筑等天然氣重大安全隱患開展摸查整治,逐步改造升級不符合規范要求的老舊管道,逐步清理占壓燃氣管道的違章建筑。

      (三) 強化瓶裝液化石油氣行業安全

      一是鼓勵各區劃定禁止和限制瓶裝液化石油氣使用區域,減少瓶裝液化石油氣的使用;在具備管道天然氣通氣條件的區域,基本消除瓶組站。二是推廣實施智能氣瓶可溯源管理和瓶裝液化石油氣用戶實名制管理,嚴厲打擊無證經營行為,全面治理違法運輸燃氣亂象。推廣智能角閥、自動報警裝置等設備,鼓勵家庭用戶安裝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要求所有燃氣生產經營單位和餐館等公共服務用戶必須安裝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和強制排風系統。三是鼓勵實施液化石油氣供應和配送分離,倡導成立統一網絡訂購平臺,研究制定統一配送標準,因地制宜推廣瓶裝液化石油氣統一配送。四是整治安全間距不足場站。對外部安全間距不足的液化氣場站進行改造或搬遷,淘汰關停不符合改造條件的液化氣場站。五是推廣燃氣安全保險制度。鼓勵通過引入商業保險,提高瓶裝液化石油氣風險應對能力。

      ?規劃實施保障

      第一節 組織協調

      建立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參加的市級工作協調機制。市直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開展并聯審批、模擬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議事機制,搭建政、協、企溝通交流平臺,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溝通模式。

      第二節 政策支持

      推動市、區支持天然氣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加大財政對老舊小區燃氣管道加建,城中村、鄉村、海島等地區的管道燃氣建設等項目的支持力度;拓寬建設資金來源,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專項資金,鼓勵市、區政府構建與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的合作機制和投融資模式;嚴格控制城鎮管道天然氣供氣環節和配氣價格,建立資源分銷價格與終端銷氣價格最高限價聯動機制。提高燃氣發展用地、用林等供應保障能力,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考慮線路走廊和設施用地空間布局,科學調控土地供應,優先保證燃氣設施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第三節 規劃引領

      立足發展需求,以更高定位、更高品質、更高標準,科學高效精準編制我市城鎮燃氣相關規劃,引領燃氣建設事業有序發展:一是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會同市自然資源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編制《珠海市天然氣管道專項規劃(2021-2035年)》;二是各區編制本級行政區域城鎮燃氣發展“十四五”規劃或專項規劃,明確主要任務措施和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根據國內發展形勢、市區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對天然氣的實際需求,適時對《規劃》進行調整,實現城鎮燃氣的高質量發展。

      第四節 監督考核

      由市級城鎮燃氣主管部門會同其他相關部門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定期評估,并納入考核體系;建立評估結果監督檢查機制,加強特許經營、經營許可、儲氣能力等考核評估后的監督檢查,對《規劃》實施不力的主管部門和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限期整改。加強天然氣管輸、配氣價格監管,清理不合理收費;健全完善成本監審制度,推行管輸、配氣成本信息公開,強化社會監督。

      第五節 宣傳教育

      積極推進規劃成果公開以及規劃執行和落實情況公開,依托門戶網站、移動APP、微信公眾號、電視新聞等平臺,開設專欄報道,加強規劃解讀,積極實行重大決策預公開;完善規劃實施公眾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積極探索建立利益相關方、公眾、專家、媒體等列席有關會議制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服務、咨詢、溝通、監督、公正、自律、協調作用,推動燃氣宣傳教育普及社區。


    分享到:
    • 部門解讀:
    • 圖解政策:
    • 媒體解讀:
    • 其他解讀:
    • 相關文件:

    主辦單位: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4404000012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0161號 粵ICP備05026844號

    老师穿黑色旗袍用白丝夹到爽

    <p id="ntdzl"></p>

    <noframes id="ntdzl"><form id="ntdzl"><nobr id="ntdzl"></nobr></form>

    <span id="ntdzl"><span id="ntdzl"></span></span>
    <form id="ntdzl"></form>

    <form id="ntdzl"></form>

    <form id="ntdzl"></form>

      <thead id="ntdzl"></thead>